新能源汽車知識普及(五)--使用篇
1.1. 跟燃油汽車駕駛方式是一樣的么?
絕大多數電動汽車都是自動擋無極變速,跟自動擋燃油汽車一樣的雙踏板設計,其他的操作也都是跟燃油汽車類似,電動物流車因為載重多所以會有高低檔位。
1.2. 能不能上牌?
國家目錄內的高速鋰電汽車都能夠上正規的汽車車牌,按燃油汽車管理辦法管理。
1.3. 是否需要駕照?
高速鋰電汽車因為需要上正規汽車牌照,按燃油汽車管理辦法管理,所以需要持相應的駕照才能駕駛,例如電動轎車需要C2自動擋駕照及以上駕照才能駕駛。
1.4. 能不能買保險?
電動汽車保險按燃油汽車一樣購買,交通強制險是必須買的,商業保險由車主自行決定。另外因為電動汽車含有國家補貼,所以最高投保額度可以遠遠高于實際購車價,接近于出廠價(具體看各保險公司的系統評估)。
1.5. 能不能上高速路?
目前高速鋰電汽車都能夠上正規的汽車車牌,設計最高時速都超過80公里,按燃油汽車管理辦法管理,可以上高速路。
1.6. 怎樣管理,是否需要年檢?
電動汽車按燃油汽車管理辦法管理,非營運轎車新車6年內可以免檢兩次。
1.7. 動力怎么樣?
在大多數人的概念里面,對電動汽車的認識都還是停留在老年代步車的印象,感覺上坡都會很困難,而實際上最差的電動汽車的動力是要遠遠強于同等級的燃油汽車。
國內主流的高速鋰電汽車最高時速能跑到100-130公里,另外因為電動機的動力輸出沒有延遲,所以起步提速會非常驚人。例如江淮iEV4電動汽車的輸出扭矩只有170N.m但是0到90公里提速卻能夠跟具有250N.m超大扭矩的大眾凌度1.4T手動擋車型持平。就算比較低端的江南T11車型,起步提速都能達到國產1.8L燃油車的水平,就像電動自行車跟摩托車的加速對比一樣。國內主流電動汽車都能在5秒左右達到50公里的時速,13秒左右達到100公里的時速。而像高端的特斯拉Model S電動汽車百公里加速時間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8秒!
由于電機的線性加速特性,使得上坡時速度也較一般的燃油汽車要快很多。
以下是國內能見到的一些0-100公里加速性能比較突出的電動汽車:
SUV 江淮iEV6S—11.9秒
寶馬i3—7.2秒
比亞迪秦—5.8秒
SUV 比亞迪唐—4.9秒
寶馬i8—4.4秒
SUV 特斯拉Model X—3.2秒
特斯拉Model S P85D —2.8秒
而作為燃油超跑的代表,法拉利458 italia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3.4秒。
1.8. 有沒有空調,會不會很耗電?
高速鋰電汽車都帶有冷暖空調,功率大概在2KW,全程空調大概減少20公里續航。
1.9. 車會不會太輕,高速開起來會不會飄?
電動汽車雖然沒有了發動機和油路,但是鋰電池跟電機的重量也不輕,所以整車重量跟同等級的燃油車是差不多的,例如江淮iEV4電動汽車,這款車是用江淮和悅的燃油車款改成的電動版,燃油版車身重量為1325kg,iEV4車身重量為1200kg。
另外,由于很多車型的電池都是分布于地盤下面,重心低并且均勻,駕駛相當平穩。
1.10. 買油電混合動力的會不會更實用?
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是在目前主流電動汽車單次充電續航里程不是太長以及充電樁不是非常普及這種情況下的一種妥協產物。
1) 油電混合動力汽車造價遠遠高于純電動汽車,因此購車價格相對純電動汽車高了一大截。
2) 油電混合動力兩套動力系統,大大增加了車身重量,也讓內部結構變得相當復雜,增加了后期維護保養的難度和費用。就算燃油系統出現故障,但是考慮到內部的高壓電,如果沒有專業的新能源汽車售后人員,危險系數很高,沒有多少人敢維修,大大增加后期的維修成本。
3) 油電混合動力汽車都不帶直流快充功能,只有交流慢充,充電時間長,所以很多人的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買回去之后,電動系統幾乎成了擺設。相比純電動汽車的一公里幾分錢的低成本來說,混合動力汽車的特點主要是強動力,因為有發動機和電機雙引擎,也因為這樣,車身重量大大增加,能效變低。以比亞迪秦油電混合動力車型為例,車身重量為1720kg,鋰電池容量18kwh(度),純電模式只能跑70公里,而江淮iEV4純電動車身重量為1200kg,鋰電池容量19kwh(度),之多了1度電,單次充電卻能跑180公里。